宜丰县博物馆是专门收藏、研究、陈列和保护文物的综合性博物馆。宜丰博物馆馆藏文物130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件/套,二级文物23件/套,三级文物487件/套,一般文物790件/套。按照文物类别区分,古钱币269件/套,瓷器364件/套,陶器57件/套,古籍图书6件/套,碑帖拓本31件/套,铜器86件/套, 书法绘画42件/套,宝玉石122件/套,玻璃器8件/套,石器石刻砖瓦87件/套,雕塑造像52件/套,文具66件/套,乐器法器9件/套,金银器11件/套,竹木雕27 件/套,文件宣传品10件/套,武器19件/套,玺印符牌3件/套,档案文书3件/套,铁器及其他金属器9件/套,牙骨角器5件/套,名人遗物3件/套,珐琅器4件/套,织绣5件/套,其它类别6件/套。在宜春地区属文物大县。其中商兽面纹青铜铙,在江西属于体积最大,有八大山人真迹:清八大山人桃石小鸟图立轴,有珠山八友多幅瓷板画。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宜丰县创新引领转型、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县文化建设率先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五年,也是宜丰县博物馆事业突破发展的关键五年。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对于进一步推进宜丰县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宜丰引领转型、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县文化建设率先迈上新台阶的关键
五年,也是宜丰县博物馆事业突破发展的关键五年。如何把握机遇,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对宜丰县博物馆而言是必须考量的问题, 也是每一位“宜博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宜丰县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以弘扬优良传统,满足文化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的核心价值为精神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专题博物馆自身优势,在业务基础、人才队伍、学术研究等方面越上新台阶,努力把宜丰县博物馆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敢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博物馆。
根据《中共宜丰县委宜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丰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年)〉的通知》(宜委发〔2014〕 18 号)、《宜丰县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宜委发〔2014〕20 号)、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梳理县级事业单位职能事项做好“三定”工作的通知》(宜委办发〔2015〕30 号)精神,宜丰县博物馆主要职责为宣传文物法规、保护馆藏文物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学术研究、陈列展示、社会教育等活动;承担宜丰县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传承和推广教育,开展保护和维修工作。
3.1 、优化藏品保护环境。
在加强预防性保护的同时,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
3.2 、改善人才队伍结构。
积极开拓资源,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宜丰县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下一个十年积累人才。
3.3 、加强服务社会能力。
加大博物馆藏品对公众开放的力度,通过展览、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博物馆藏品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博物馆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4.1、古建保养维护
古建定时检测:由于宜丰县城镇和乡镇的开发建设,我馆聘请宜丰县测绘局对我馆的古建筑进行长期不定期地检测,对宜丰县域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监测,监控工程建设对我县不可移动文物所造成的影响。十三五期间,我馆计划将监测工作列入长期管理中。
白蚁防治: 2012 年起我馆就联合宜丰县白蚁防治中心对我馆古建筑和宜丰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白蚁监控,截止目前我馆有效的控制了白蚁对我馆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的侵害,宜丰县域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十三五”期间,我馆也将继续将白蚁防治作为古建保养维护中的重点项目继续进行, 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古建筑维修及环境整治:由于我馆古建筑年久失修,多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槽朽、漏雨,甚至是部分构件掉落的险情,有些电路也出现老化现象,我馆
积极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上述情况,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把维修好博物馆, 作为我馆“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目前已经完成了紧急加固工程,后续维修方案正在编写中,除此以外,我馆计划在 2018 年完成对博物馆部分展厅进行陈展提升,这也更利于我馆的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以外,我馆为苏州园林式建筑,我们将重新对周边环境重新规划设计。让宜丰县的文物更好地展示给广大观众。
4.2、打造品牌基地
打造成宜春市干部教育基地,宜丰县博物馆位于竹博园中心位置,占地面积 6000 平方米,为苏州园林式建筑。四合的白墙翘檐,古色古香与周边的竹林相融成一片文化景观。
竹博园占地面积大,绿地水景比较成熟,将来更容易增加功能和设施,竹博馆内展示设施比较完善。参观和学习很容易融合于大自然。
基地可以提升为党性教育、经济发展 、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乡建设 、人文科技 、党的建设 、廉政教育、素质拓展的综合教育基地。
基地已经被县政府定为宜丰县宣传教育旅游基地,每年有专项资金用于维护园区建设。
5.1、法制保障
5.2、以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准绳,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和其他地方性规章制度,根据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需求,完善博物馆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文化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相关文件精神,使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5.3、组织保障
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博物馆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各业务部门职责规范和人员配置,确保“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有序组织。
5.4、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博物馆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岗位培训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博物馆才人队伍。加强后备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重点培养。结合博物馆项目,统筹安排、培养、使用人才, 积极推动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促进科研项目推进的良性循环。
5.5、经费保障
积极筹划多渠道资金的筹集。坚持国家投入在博物馆事业发展方面的主渠 道作用。保证博物馆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争取政 府对宜丰县博物馆的资金投入。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做好项目审计工作。
5.6、舆论保障
加大博物馆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开放氛围,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好处。更有效的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强对博物馆重点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等的宣传。培育市民的博物馆意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贯彻实施规划,是宜丰县博物馆各部门的重要职责。做好宜丰县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做实做深宜丰县博物馆事业的专项规划。
建立《宜丰县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的分级分层落实责任机制。坚持以规划目标管理为中心,分解规划任务,落实目标责任,明确进度安排,做到规划任务有执行主体,经费投入有保障渠道,任务完成有绩效考核。推动建立规划实施的问效问责制度和奖励制度。
建立规划评估考核与规划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督查,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在 2018 年和 2020 年,分别对本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
经过规划实施,推进宜丰县博物馆事业更好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壮大博物馆人才队伍,健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努力提高观众对博物馆的社会参与度, 让博物馆参观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民生。
联系电话:0795-2765081
参观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新昌东大道竹文化园内
COPYRIGHT © 赣ICP备20008915号 宜丰县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